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
时间:2025-11-20 17:58:50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今年1月3日,李某下班后在外面喝酒吃饭,突然发现手机上与窃听器同步的App有了动静。通过窃听器听到家中有男子的声音,李某赶紧回了家。

犯罪嫌疑人之间并不熟悉,只知道其他人的网名,他们会互相通报作案对象和自己的作案进展。梁某在此案中盗得15万元,是盗窃数额最多的一人。得手后他给另一名新疆籍犯罪嫌疑人近5万元好处费,因为是后者向他提供了盗窃对象的消息。同时,梁某又把消息透露给广西籍犯罪嫌疑人,得到了1.8万元好处费。

《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》应本报邀请,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、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为上述2017年度十大刑事案件作了精彩点评,对这十大案件的典型意义及重大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。?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机构加速业务布局 助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
  • 司法解释将"英烈保护"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
  • 直击北京疫情:冷链传播风险几何?后续咋防控?
  • 印度发现6名从英国返回人员为变异新冠病毒感染者
  • “天价律师费”绝不是工伤赔偿难的“对症药”
  • 专访证监会首席律师:证券集体诉讼进展如何?
  • 奔月探海逐梦……国企创新突围 大国重器彰显实力
  • 13人跨省生产包装假冒茅台酒2.7万余瓶被判刑
  •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保龄球馆发生枪击事件3人死亡
  • 你在北京健康宝的照片有多丑?一不小心"坦诚相见"
  • 小心!伪招聘骗术升级链条变长 让人越陷越深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