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交流合作有声有色。我们聚焦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减贫等民生领域合作,实施了一系列让民众参与其中、受益其中的项目。中方主办的“湄公河光明行”活动,让柬埔寨、老挝、缅甸三国近8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。近两年,超过1.2万名湄公河国家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,3000多位在职人员赴华参加短期研修培训。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在云南挂牌,已为湄公河五国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。澜湄大学生友好运动会2017年5月在云南成功举行,增进了青年一代的了解与友谊。
总之,澜湄合作起点高、发展快、受益面广,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。这得益于我们秉持了发展为先、平等协商、务实高效、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。“发展为先”,就是把发展作为贯穿澜湄合作的优先方向,聚精会神促合作、谋发展,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,不因一时一事干扰发展与合作大局。“平等协商”,就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、强弱、贫富一律平等,合作中有商有量,充分照顾彼此舒适度,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,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方。“务实高效”,就是以项目说话,减少繁文缛节,必要时特事特办,不做高大上的“清谈馆”,而做接地气的“行动派”,为地区人民带来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好处。“开放包容”,就是打开大门、敞开心扉开展合作,不搞封闭排他的“小圈子”,对有利于地区发展的倡议和机制都持开放态度。
《寒潮黄色预警 局地降温将超12℃ 煤电气够用吗?》日本的制造业是很强大,但在军工领域,日本只在局部领域有领先世界的水平,就体系化制造能力而言,它显然远不如英国和法国。连法国和英国的航母计划都一波三折,日本就不可能不考虑航母计划潜在的技术风险。而且,现代航母的造价不菲,运行维持费用更是天价,要造航母就必须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,这在日本是个不小的障碍。另外,虽然日本突破“和平宪法”和专守防卫的趋势已不可逆转,但要公开造航母估计仍会面临不小的舆论和政治压力。




